CIMS论文的天地

学 术 资 源

《并行工程中面向成本的设计(DFC)》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有关“面向成本的设计”的专著,是作者在博士论文和博士后出站报告的基础上将近5年的研究成果总结而成,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32开、234页,定价24元,2003年4月出版发行。观看封面封底
  本书所阐述的理论可以用于在产品设计中进行全生命周期成本的估算、对产品成本进行综合评估、DFX理论等方面。

本书荣获2005年 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三等奖 点击查看证书扫描图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逐渐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离不开经济全球化这个大环境,尤其在我国加入了WTO后,国内的企业都会不由自主地被卷入国际市场竞争的大潮中,竞争的焦点集中反映在产品的性能、成本、质量、上市时间等方面。因此现代设计方法和现代制造技术是当前制造学科研究的热点,采用并行工程可以有效地缩短新产品上市的时间,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本书介绍的面向成本的设计(DFC)是并行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其它的DFX(例如面向制造的设计、面向装配的设计等)有着密切的联系。DFX需要通过成本分析来对设计进行优化,而DFC在分析产品各阶段成本时也需要运用DFX的研究成果。这就决定了研究DFC的复杂性,需要在DFX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开展研究。
    在全球市场竞争环境下,成熟的消费者关心的不仅仅是产品的销售价格,还比较注意产品的使用和维护成本。从全社会考虑,产品的报废和回收需要消耗相当的资源,并以一定的方式转嫁给企业或消费者来承担。传统的仅仅考虑设计制造消耗的产品成本概念已经不能准确地评价产品的经济属性了。本书以一定的篇幅介绍了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和组成,并以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角度来研究DFC。
    在设计阶段,尤其在设计早期阶段估算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由于进行估算所需的数据不全和不精确,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作详细精确的计算,通常是对多种设计方案进行对比性的成本分析。传统的生产成本核算的理论和方法无法用于DFC。本书提出采用多域特征映射技术和灰色关联分析和GM(1,1)建模技术,根据产品各个设计阶段的设计特征,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与设计参数、材料重量、直接人工、辅助人工费用之间进行了关联分析,得到了符合实际的结果,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
    在估算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时,涉及到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资源的消耗,这些消耗通常不是独立变量,相互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依存关系。本书提出采用公理设计原理将这些依存关系解耦,建立了成本估算软件的开发框架,对DFC应用软件的开发有指导意义。
   本书研究内容涉及的面较广,不仅涉及到了机械制造专业,还涉及到管理专业中有关成本的问题。作者长期来从事并行工程方面的研究,本书是他长期研究工作的总结,内容新颖,工作有一定的开创性。尽管书中内容尚需进一步充实,但读者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一些其他书籍中较少涉及到的知识,有助于提高自己所从事领域的研究水平。

冯辛安
2002年12月30日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并行工程概述
§1.1.1 并行工程的定义
§1.1.2 并行工程的目标
§1.1.3 并行工程的特点
§1.1.4 并行工程在先进制造技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1.1.5 并行工程的关键技术
§1.1.6 并行工程的研究概况
§1.1.7 并行工程的实际应用概况
§1.2 DFC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2.1 面向成本的设计的概念
§1.2.2 价值工程与面向成本的设计
§1.2.3 DFC与DFX §1.2.4 DFC与DTC辨析
§1.3 本书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DFC的关键技术和概念模型
§2.1 引言
§2.2 DFC的关键技术
§2.3 DFC的概念模型
§2.3.1 模型和模型分类
§2.3.2 DFC的概念模型构成
§2.3.3 质量功能配置
§2.3.4 设计兼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设计方法与设计过程
§3.1 引言
§3.2 机械设计方法概述
§3.2.1 设计理论概述
§3.2.2 设计类型
§3.2.3 机械设计的主要内容
§3.3 设计过程分解及其设计特征分类
§3.3.1 设计的一般过程
§3.3.2 概念设计阶段
§3.3.3 技术设计阶段
§3.3.4 施工设计阶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FC中的成本问题研究 
§4.1 引言 
§4.2 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构成 
§4.2.1 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 
§4.2.2 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构成 
§4.3 全生命周期成本的估算方法及其成本特征 
§4.3.1 全生命周期成本的估算方法 
§4.3.2 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详细分解及其成本特征的提取 
§4.3.3 计算全生命周期成本时的时间因素 
§4.3.4 LCC的应用实例举例 
§4.3.5 成本估算中的准确性 
§4.4 我国LCC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4.5 作业成本法在DFC中的应用 
§4.5.1 作业成本法简述 
§4.5.2 ABC法与LCC法的关系 
§4.5.3 DFC中作业成本的应用步骤和方法 
§4.6 全生命周期成本数据的收集 
§4.6.1 企业内的LCC数据的收集方法 
§4.6.2 企业外LCC数据的收集方法 
§4.7 全生命周期成本数据的处理和使用 
§4.8 DFC的成本估算策略及估算方法库的组织结构 
§4.8.1 DFC的成本估算策略 
§4.8.2 DFC成本估算方法库的组织结构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域特征映射理论在DFC中的运用 
§5.1 引言 
§5.2 多域特征映射的概念 
§5.2.1 特征的概念性定义和分类 
§5.2.2 多域特征映射的概念 
§5.3 多域特征映射的理论与方法概述 
§5.3.1 多域特征映射模型 
§5.3.2 特征域之间的关系 
§5.3.3 多域特征映射的算法 
§5.3.4 特征映射方法分类 
§5.4 DFC中的多域特征映射研究 
§5.4.1 DFC中特征域的划分 
§5.4.2 概念设计阶段的特征映射和成本估算的实现 
§5.4.3 初步总体设计阶段的特征映射和成本估算的实现 
§5.4.4 总体设计阶段的特征映射和成本估算的实现 
§5.4.5 施工设计阶段的特征映射和成本估算的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DFC的成本估算软件开发框架结构 
§6.1 引言 
§6.2 公理设计理论概述 
§6.2.1 公理设计理论的基本概念
§6.2.2 应用设计矩阵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6.2.3 设计信息与公理设计 
§6.2.4 并行工程与公理设计 
§6.3 DFC成本估算软件开发框架的建立
§6.3.1 DFC功能分解 
§6.3.2 FR1的分解 
§6.3.3 FR11的分解 
§6.3.4 FR12的分解 
§6.3.5 FR13的分解 
§6.3.6 FR2的分解 
§6.3.7 FR3的分解 
§6.3.8 DFC成本估算软件框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DFC的原型系统 
§7.1 原型系统的功能模块构成 
§7.2 施工设计阶段的DFC原型系统的构成
第八章 DFC的企业实践 
§8.1 引言 
§8.2 灰色系统理论 
§8.2.1 灰色系统理论简述
§8.2.2 灰色关联分析 
§8.2.3 GM(1,1)建模原理及方法步骤 
§8.3 应用实例和计算结果分析 
§8.3.1 灰色关联分析的应用 
§8.3.2 GM(1,1)模型的应用实例和分析
§8.4 平台选择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研究工作展望

需要邮购本书的网友请根据如下步骤进行:

1、来信联系汇款事宜,E-maml:e-mail,来信主题中必须注明“邮购专著”字样。

2、通过邮局汇款30元人民币,国外为30美元,含邮费。

3、站长接到汇款后寄出图书,同时发电子邮件进行通知。

 

 

返回首页 | 更多学术资源 | 其他论文 | 站内全文搜索 | 免费论文网站大全 | 免费科技学术科研网址大全 |

 

line.gif (4535 字节)

为了更好的为大家服务,欢迎您参加本站的投票调查

本站永久域名:http://www.cimspaper.com欢迎访问

注意:本站内容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contents copyright 2000-2019
本站自2000年3月总网页访问量为